- · 《农村经济与科技》栏目[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收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投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征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刊物[06/30]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战略在新形势下的新理念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经济内循环”已成为全国各地热议话题的当下,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建设途径、具体措施等如何进行深度理解?绿维文旅在仔细研究学习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认为,在即将到来的
在“经济内循环”已成为全国各地热议话题的当下,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建设途径、具体措施等如何进行深度理解?绿维文旅在仔细研究学习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认为,在即将到来的乡村振兴大潮中,无论是乡村的规划设计,还是建设实践,都应首先厘清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才能真正改变乡村产业薄弱、人口抽离的现实,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与振兴。我们可以从乡村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乡村的发展本质、乡村的产业结构及人口结构等方面来重新认识新时代的乡村。
一、乡村VS城市
相对于城市来说,乡村是与之并行的独立发展结构。
在急剧变迁的百年近代史中,中国的乡村建设几起几落,乡村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也逐渐从经济、文化的源头沦为落后于城市的累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都是城市反哺的被拯救对象。
在经过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救助、乡村城镇化的实践后,我国广大乡村仍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发展模式亟需创新。十九大建设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预示着乡村发展新时代的到来,也需要每一位参与者重新思考“乡”与“城”的关系。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城乡融合发展”,而不再是“城乡统筹发展”,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乡”不再是城市的附属,而是与“城”相互独立、并行发展的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体系,新时代的乡村应有新型的乡村经济、乡村居民、乡村社会,应进行包括政策、管理、财税制度、发展模式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要素的完善与创新,从而促进乡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形成与城市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承担起在中国新阶段发展中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二、乡村振兴VS城镇化
乡村振兴不是要城镇化,而是要现代化。在城市急剧扩张,大城市病引起各方关注的当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以城镇化率作为判断发展程度的单一标准,是否合理?是不是所有乡村都适合拆村并点,集中安置?是不是越多农民变为市民越好??拉美国家的城镇化陷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乡村振兴要的绝不是高城镇化率的贫民窟,而乡村振兴是要乡村实现符合自身规律的现代化。
那么,乡村城镇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区别在哪里?什么又是乡村的现代化呢?
在社会学中,这样给“现代化”进行定义:现代化是由工业化发端,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心理、观念、社会生活,乃至人自身,是社会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
城镇化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建设部给出的定义为: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基本代表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内涵。
很明显,乡村振兴并不是乡村人口向城市的高度集中,也不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完全城市化。乡村振兴是产(产业)生(生活)融合、产(产业)社(社会)融合的一种乡村自发发展模式,它意味着乡村要达到城市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宜居条件,同时,还需要乡村拥有一套有别于城镇化的乡村现代化体系,这一体系是无法以城镇化集约式的发展模式进行套用的。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以新的乡村规划体系为指导的现代乡村规划,可以借鉴城市规划的经验、理论,但不能套用城镇规划规范进行规划。
三、农业VS产业
乡村的产业不再仅仅是农业,而是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
我国乡村的发展一直强调农业的核心地位。但从近几年的乡村发展来看,由于村庄的要素聚集模式、区域特色化基础等条件的差异,在某些村庄,农业早已经不是乡村发展的唯一、甚至主导产业。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产业兴旺”不再仅仅是农业兴旺,而是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经济产业体系的兴旺。
乡村振兴,需要基于中国乡村发展的规律,找到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这一融合带动模式,既可以是以农业为主导,也可以是以加工业为主导,亦可以以外来消费为主导。比如旅游就是典型的消费带动型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电商是典型的互联网销售带动的服务;传统文化附加值形成的以加工业, 特别是手工业为主的一二产业融合模式;基于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形成加工产品的品牌化、原料的品牌化、原产地的品牌化,最终带动三产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模式等。
文章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网址: http://www.ncjjykjzz.cn/zonghexinwen/2020/110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