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经济与科技》栏目[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收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投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征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刊物[06/30]
夜经济在乡村场景中的三种实现手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夜经济”在全国持续火爆,不少省市推出了系列政策助力“夜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乡村也都在积极的探索,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夜经济”模式,以此来提高游客
近年来,“夜经济”在全国持续火爆,不少省市推出了系列政策助力“夜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乡村也都在积极的探索,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夜经济”模式,以此来提高游客在乡村的参与度和逗留的时间,让游客日有所看、夜有所乐,越来越多以“夜”为时间节点的乡村经营模式悄然兴起。“夜经济”不应只属于城市,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乡村“夜经济”是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
蓝色的炉火熊熊,炒勺叮当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饭菜香。夜幕降临,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涉县大洼村“夜生活”模式悄然启动,小山村热闹起来。正如古诗所云,“悬崖峭壁筑石堡,巧夺天工皆奇观。与世隔绝藏诗色,原始古老蕴内涵。”大洼村峰峦叠嶂、沟壑纵横,自2019年在网络上走红后,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春天,大洼村装上了夜景灯,石桥、石路、石房、石磨、石墩,原生态的山村在灯光笼罩下更具风韵。广场上的舞龙、戏曲等民俗表演吸引了很多观众,夜市的土特产销量火爆……夜晚的大洼村不同往日的清冷,到处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8月21日,为期7天的小南海镇团石“迷辣啤酒音乐节”落下帷幕。节会期间,游客们纷纷走进乡村,感受农家院坝、诗画江南的独特魅力,赶一场盛夏里的“全民狂欢节”,尝一口地道的龙游风味,从夜游、夜赏、夜品、夜购中感受到乡村“夜经济”不断迸发出的无限魅力。“夜经济”不仅使农民增收,也提升了团石村的知名度,吸引了投资商,实现了多方共赢。
乡村“夜经济”与城市相比,由于先天条件制约,导致其业态较为单一,大部分乡村只能提供夜间散步、美食等项目,文化、休闲、娱乐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但是,仅仅把乡村“点亮”,就是“夜经济”吗?如果将城市夜经济的发展模式复刻至乡村,乡村的夜晚与城市趋同,游客体验将大打折扣。
乡村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民俗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有着城市遥不可及的纯净夜空,正所谓“千村千面”,面对不同地域的乡村,应充分利用自身特色,结合艺术、创意等风格打造“夜经济”,挖掘匹配度更高的发展方式。
科技+:荷兰梵高小路
在荷兰拉布班特,设计师丹·罗斯加德在2014年为纪念梵高去世125周年而设计了一条夜晚会发出星光的自行车道,构思源于梵高的作品《星空》。这条1公里长的小路采用了白天可吸收太阳能、夜里发光的材料铺就,通过太阳光的照射充电,到了夜间可以持续繁星闪烁8小时。
民俗+:“火树银花”
打铁花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近些年吸引了大量观众,随着打铁花师傅用力击打,滚烫的铁水飞溅,火星四射,暗夜瞬间被点亮。打铁花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多地将打铁花这一传统艺术打造成夜间演艺剧场,融入故事情节,配上传统乐器,演出时,好似万花齐放,鼓乐齐鸣,非常震撼。
环境+:万顷星河
同样,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展夜市、灯光秀等活动,有些村子远离城市、地处偏远, “夜经济”的打造重点不是把暗夜变“亮”,而是如何充分利用夜的“黑”,比如在夜晚拥有满天繁星的中高纬度地区。
洛杉矶格里菲斯天文台主任埃德·克虏伯曾说:“年复一年,我们中许多人从未见过不受灯光污染的夜空,所以满天繁星真正出现时就会被当成神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前往寂静的偏远山村,只为了看一眼星空、听一次虫鸣。
夜游乡村的热度如何持续?仅靠单一的灯光布景或者打造主题节日恐怕难以持久,应进一步谋划,避免同质化,因地制宜,将产业、旅游、生态、文化、艺术等深度融合,由单一走向多元,带动整个村落的经济振兴,辐射周边村镇,给村民增收,为村集体经济“造血”,实现良性循环,让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文章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网址: http://www.ncjjykjzz.cn/zonghexinwen/2020/091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