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经济与科技》栏目[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收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投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征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刊物[06/30]
【乡村振兴】“三变”:让乡村换一种活法--在太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1080米的海拔,一棵70岁的杏树下,再来看汉阴县平梁镇太行村,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往前看,崇山峻岭,村道人家,花草芬芳,牛羊出没。往后看,整整一面山坡,除了茶,还是茶
在1080米的海拔,一棵70岁的杏树下,再来看汉阴县平梁镇太行村,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往前看,崇山峻岭,村道人家,花草芬芳,牛羊出没。往后看,整整一面山坡,除了茶,还是茶。春天,再下点雨,茶就到了半截云里。
距汉阴县城30公里,一个小时车程,十年前还不能正常通水电路的偏僻小山村,因为原生态,因为茶,更因为人,让几乎快要静止的时光续接上了时代的脉搏,开始了另一种强有力的跳动:产业活了,人的精神活了,村子活了。
看太行村,感受平梁。从“三变”到“三活”,不是一句空话。山坡上种下的那些梦,已经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老树茶:活出新枝桠
老树茶是太行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太行山的底蕴和招牌。
太行村的老树茶能够越活越旺,离不开一个人--沈桂述。
沈桂述和太行村有着不解之缘。18岁时第一份工作当老师,就是在太行村小学。报到的时候有人帮忙抬被子,有人用自行车驮她,走路、过河,学生比老师还大。沈桂述当时就哭了,深刻地感受着太行村的穷,也感受着太行人的好。
兜兜转转十多年之后,1999年已到汉阴县平梁镇财政所任职的沈桂述,成了太行村的挂联干部,一挂就是11年。
总想着为太行村做点什么的沈桂述,2009年千方百计动员了一名同学,合伙承包太行村的茶厂。山上没电没路,半年之后,同学死活都不干了。对茶一窍不通的沈桂述,一个人接了下来。“我一上手就是各种改造,拉电、进机械设备。”沈桂述说,所有的辛苦都是为了这些茶。
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茶园,根本看不到茶树,都被荒山掩盖。荒废的茶树得以休养生息,成了野茶,品质反而变好了。如今这里是全省树龄最长、面积最大的一块老茶园,已被收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地域保护名录库。快50岁的茶树,根扎得很深,耐寒耐旱,海拔最高点1420米,最低点1080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高山环境,加上沈桂述致力保护的原生态,全部靠人工等诸多元素,成了太行老树茶尽管外形不是特别好,却依然卖得相当火的原因。
茶叶出了名,2013年,沈桂述开始做茶枕。短短几年时间,就做成了全省50强。太行山虽然远,但正因为远,品质好,这儿的茶枕吸引了不少外地人。2016年,身为太行村第一书记的沈桂述,专门跑到北京去推销太行茶。此行的影响是,2017年北京先后来了13拨人,打着探秘太行村老茶树基地的牌子,在山上开起了分享会。“太行村”老树茶枕还因此登上跨境电商平台,尝试着给全世界一个舒适的梦。
如今沈桂述以600亩老树茶为起点,新建基地500亩,还有一片没开发的油茶300亩。她成立了陕西秦岭太行山富硒茶叶科技有限公司和平梁镇太行山茶叶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模式,让周边的人都跟着动起来。
“以这一片老树茶为点,把太行村的富硒资源,像木耳啊,茶叶啊,蜂蜜啊,豆豉啊,包装成‘太行八珍’,通过茶旅融合带下山。我跟村民说,只要你们勤快,这个山上的东西没得一点浪费的,都能变成钱。”沈桂述说。在她的计划里,还要以太行老树茶为重点,不断整合汉阴茶产业,通过茶旅融合、茶文化培训、发展民宿等,打造高端原生态产品。
贫困户:活成了村里CEO
没有老树茶,就没有蔡家富的今天。太行村六组村民蔡家富,尽管目前还戴着顶“贫困户”的帽子,但他的真实身份,已是太行茶厂厂长。
2010年之前,蔡家富一直在外地务工,好地方都跑遍了,就是跑不出一个好前程。工资不高,时间又不自由,听说村上茶厂又办起来了,还能学到技术,他主动要求进厂干活。
蔡家富这次是下了决心的,他花了五六年时间在厂里认真学,如今从茶树种植、栽培、施肥、炒茶……跟茶有关的一整套,他都变得日渐精通,独当一面。
2016年,学有所成的蔡家富成了茶厂厂长,每月3000多块钱工资。他还通过金融扶贫贷在茶厂入股5万元,每年分红3500元。他的家,就在茶山不远处,来回也方便。
文章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网址: http://www.ncjjykjzz.cn/zonghexinwen/2020/082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