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经济与科技》栏目[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收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投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征稿[06/30]
- · 《农村经济与科技》刊物[06/30]
火力发电企业混煤掺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混煤掺烧的目的及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 (1)锅炉机组对燃煤的要求。①燃烧的要求:为提高锅炉着火的稳定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效率进行掺配;②制粉的要求:为提高
1 混煤掺烧的目的及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
(1)锅炉机组对燃煤的要求。①燃烧的要求:为提高锅炉着火的稳定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效率进行掺配;②制粉的要求:为提高制粉系统出力,防止制粉系统自燃、爆炸进行掺配;③结渣的要求:为防止锅炉结渣、结焦、灭火进行掺配;④排放的要求:为满足环保要求进行掺配;⑤辅助的设备要求:为防止雨季及煤较湿堵煤进行掺配。⑥机组已经建好,采购的煤不能满足锅炉机组要求,需要进行配煤。⑦机组已经建好,到厂的煤不符合锅炉机组要求,需要进行配煤。⑧设计、建设机组时,根据采购煤的状况,选定设计煤种进行配煤。⑨根据机组最佳运行要求、最佳采购煤条件,进行经济配煤。
(2)燃煤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凡是燃煤与设计煤种相符的电厂,锅炉运行正常,生产稳定,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好;而煤种不符合设计煤种时,带来种种问题:①锅炉出力下降,机组不能满发。②锅炉效率降低,发电煤耗增加。③煤种多变、煤质劣化,使电厂助燃油量增加。④锅炉炉膛结渣,受热面超温,近半数的电厂不同程度的出现过类似问题。⑤燃料费用和发电成本增加。⑥完善改造工作量大,费用高。为了解决因煤质引起的出力下降、投油多、结渣、超温、磨损等问题而进行的完善化改造。
2 混煤掺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1)炉内结渣。掺配煤最容易引起的问题就是炉内结渣的问题,主要由下三种原因造成:①掺烧强结渣性的煤。②几种不结渣性的煤惨混合燃烧过程中形成低灰熔点的共熔体。③掺烧高灰分的煤后,一次风管堵管,造成火焰中心偏斜,引起局部结渣。
(2)受热面超温、腐蚀、爆管。在掺烧低挥发份煤种及高灰分、低发热量煤种时,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容易发生超温问题,其主要原因是[1]:①掺烧低挥发份煤种时火焰中心抬高。②掺烧低挥发份煤种以后,四角切园炉炉膛出口残余扭转增大,两侧烟温偏差增大。③采用储仓式制粉系统的锅炉,在掺烧低发热量煤种时,粉量增大,给粉机需高转速下运行,此时下粉均匀性变差,混合器的性能也变差,导致炉膛四角进粉量偏差增大,炉膛两侧烟温偏差增大。
(3)燃烧不稳,锅炉灭火。当原燃用煤种燃烧特性较好(干燥无灰基挥发份较高或发热量较高),掺烧燃烧特性较差的煤(干燥无灰基挥发份较低或发热量较低)时,锅炉燃烧的稳定性会降低,严重者会引发锅炉灭火。其原因是掺烧燃烧特性较差的煤(干燥无灰基挥发份较低或发热量较低)着火温度较高,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点所需吸收的热量较多,而供给的着火热不变时煤粉气流的着火困难,必然引起燃烧不稳。锅炉设计时所采用的炉膛容积热负荷、断面热负荷、燃烧器区域热负荷、燃烧器布置方式与所采用的设计煤种相适应,掺烧煤质应有一定的限制,采用混磨混烧方式掺烧时,原则上掺混后的煤质应达到适耗煤质的要求[2]。
(4)制粉系统爆炸。当掺烧煤种挥发份较设计煤种增加较多,磨出口温度没有相应降低时制粉系统及粉仓易发生爆炸。特别是储仓式制粉系统,由于部件多、煤粉易积存,爆炸更易发生。控制好磨出口温度是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的关键。
(5)空预器腐蚀及堵塞。当掺烧高硫份煤时,烟气的酸露点温度提高,当空预器冷端进口壁面温度低于酸露点温度时,空预器波纹板上产生结露,结露以后会对波纹板形成腐蚀,同时黏附飞灰,造成流道堵塞。
3 不同煤种、不同制粉系统掺烧方式的选择
(1)贫煤炉掺烧方式的选择。①贫煤与烟煤掺烧,适用于任何制粉系统及任何掺烧方式。掺烧时要注意防止炉内结渣及制粉系统爆炸。②贫煤与无烟煤掺烧,适用于中储式制粉系统及双进双出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对于钢球磨储仓式制粉系统若贫煤干燥无灰基挥发份≤16%,与无烟煤掺烧时可采用混磨混烧方式;若贫煤干燥无灰基挥发份≥16%,与无烟煤掺烧时储仓式制粉系统最好采用分仓上煤、分别磨制,细度差别控制,不同煤种混合送入的方式掺烧;双进双出磨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时采用分仓上煤、分别磨制,细度差别控制,分层送入炉内的方式掺烧。③烟煤与无烟煤掺烧,适用于中储式制粉系统及双进双出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储仓式制粉系统采用采用分仓上煤、分别磨制,细度差别控制,不同煤种混合送入的方式掺烧(掺烧效果较差);双进双出磨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时采用分仓上煤、分别磨制,细度差别控制,分层送入炉内的方式掺烧。
文章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网址: http://www.ncjjykjzz.cn/qikandaodu/2021/0118/988.html
上一篇: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下一篇: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及保障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