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广场秧歌方兴未艾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几年笔者经常作为评委参与各种秧歌大赛或广场舞比赛,所看到的草根艺术—广场秧歌,大有横扫一切之势。现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说到“遗产”二字,仿

近几年笔者经常作为评委参与各种秧歌大赛或广场舞比赛,所看到的草根艺术—广场秧歌,大有横扫一切之势。 现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说到“遗产”二字,仿佛这些民间艺术都已经“风烛残年”。尽管在全国很多地方的许多民间艺术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但广场秧歌是否也“只是近黄昏”?这让我们不得不仔细的思考了。 在全国范围内,许多民间艺术已经接近失传或濒临失传,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这些民间艺术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大为改变,它们的生态系统也趋于解散状态。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宗教信仰因素,审美心理因素等也随之改变,支持这些艺术生存发展的各项因素或者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这些民间艺术面临着“日薄西山”的困境,鉴于这些现象,抓紧保护这类民间艺术是迫在眉睫。 然而广场秧歌是否也面临着相同的境遇?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如此。以山东胶州秧歌为例,由于支持传统胶州秧歌(尤其是小戏秧歌)的部分因素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传统秧歌的许多部分已经濒临失传。比如说其中的“老腔”已经只有几位老艺人会唱几句,小戏部分也大都失传,这些都令人扼腕叹惜,如果这些唱腔及小戏保留下来,是一笔多么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啊!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广场秧歌是否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依笔者之见,未必尽然。尽管支持传统秧歌的部分因素发生了变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力量,在影响传统秧歌的旧因素的基础上,为广场秧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仍以原生态胶州秧歌为例,支持其发展的农村经济虽然近些年来在结构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依然有深厚的基础。在全国大力倡导“非遗”之际,胶州当地政府也做了不少工作。近几年来政府一直举办胶州秧歌节、中国秧歌节,元宵节时举行胶州秧歌的展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当地人们对原生态胶州秧歌的保护和继承。像东小屯,南庄二村等地已经开始培养青年秧歌传承人、少年秧歌传随人。还有较为特殊的一点是胶州秧歌已被列为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教材,在多年的教学及教材建设中,对胶州秧歌,尤其是胶州秧歌女性角色动作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现在的胶州人在继承胶州秧歌时,往往会受到“学院派”胶州秧歌的影响。这种影响不能简单地做出价值判断,但不能不承认,这种“反哺”在传承胶州秧歌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实更可喜的是,笔者在河北昌黎见到的昌黎地秧歌,锣鼓一响,唢呐一吹,扇子一摇,就有许多当地人聚在秧歌队周围或舞台边上看得津津有味。昌黎秧歌那“情”“意”“形”的有机结合,是河北大众最钟爱的手法之一。尤其重视情的真切,情动于中,以情带舞,意寄情于形。在地秧歌中的那些表现,都是经过高度的提炼和加工整理的,故而它真实又不失生活的写实。是人们以真情对生活中的动作的自然模拟。 而在表演风格上,秧歌人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如地即兴发挥表演技艺,强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尤其是肩、胯、膝、腕的运动,灵活多变。在扭逗中妙趣横生、打俏中泼辣豪放,颇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方特色。 特别是“丑”,一旦出现在秧歌里,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秧歌里有这样一个说法:“地秧歌”离不开“逗”、没有丑了就没有了逗。“闹秧歌,丑来逗,看起来没个够”,“闹秧歌,没有丑,不如掉头回家走。”在昌黎地秧歌中,丑的技艺最高,表演最重。“丑”的表演特点是:体要轻,步要活,浑身走“点”花样多,翻、转、钻、闪应变快,内心甜美形于色。 “秧歌”作为民间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抒发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广泛地流传在城乡、田野。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雅俗共赏的民间舞种之一。它在给人们以艺术上美的享受和情感上善的满足的同时,还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教益,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改造世界。 唢呐一响,人们浑身就痒,锣鼓一敲,人们情不自禁地就扭。你追我赶、你转我闪、或痴、或愚、或醉、或迷、妙趣横生的表演、诙谐幽默的配合,这就是满族秧歌的魔力,也正是昌黎地秧歌的生命力之所在。 虽然我们常说现代文明带来的新的审美观念及审美价值往往会给传统文化、传统的审美价值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在昌黎此地看来,尽管大家身穿现代的服装,手持现代化的手机,却依然认同舞台上传统的舞蹈、传统的音乐、传统的戏曲。看来虽然现代化在逐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但饱含民族情感的血液依然流淌在人们的身体中,那些既“土”且“俗”的广场秧歌唤醒了人们对家乡这片土地最深藏于心底的情感。有这样“子子孙孙无穷尽”的情感,有这样子子孙孙流不尽的血脉,是广场秧歌的生机所在。


文章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网址: http://www.ncjjykjzz.cn/qikandaodu/2020/0928/740.html



上一篇: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云南农民画:朴实的生活花园

农村经济与科技投稿 | 农村经济与科技编辑部| 农村经济与科技版面费 | 农村经济与科技论文发表 | 农村经济与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